新烟火主义 | 不起眼的菜市场变身网红之地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2-02
  • 点击次数:1177

离生活最近的地方,大概要数菜市场了。菜市场给人们的传统印象可以用“脏、乱、差”三个字来形容,但近年各地的诸多菜场经过不断地改造升级,也开始变得时髦、精致、有趣,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特意前来打卡。 

上海 · 乌中市集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文化元素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上海的乌中市集就是紧密结合烟火气与人文感的城市空间。

乌中市集,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前法租界核心地带,前身为乌鲁木齐中路与五原路交叉口、东至常熟路、西至永福路一带的马路菜场,后来出于统一管理和卫生保障的需求,菜场被集中到了乌鲁木齐中路318号一幢小楼的一、二层里。最近十年,乌中菜场经历过两次重大修整,每一次都紧紧跟随时代的潮流。

640.jpg

墨绿的复古色调、金字市集招牌、绿白相间的马赛克瓷砖,以及拱形门廊、弧形窗户,呼应了上海这座城市的低调静谧与腔调体面,为市集的烟火气增添了潮流感。

市集一楼主营生鲜蔬果和海鲜肉类,从崇明大米到舟山海鲜、云南菌菇、泰国芒果都不落下,新开的花店更增添了浪漫气息。二楼主要出售豆制品、半成品和熟食,从腌制小菜、火锅丸子、菜肉馄饨到大排、鱿鱼……上海文化的讲究和精细全部体现于此。

打开任何一个社交App输入“上海网红菜场”,其中一定有乌中市集。因此,常来这里光顾的,除了周围的中老年居民,还有一批批来拍照的年轻人。

乌中市集不仅改造了市场环境,也对硬件设施进行了提升。全面引入“云秤”大数据智能化管理系统,在“保供”同时,实现“稳价”。同时建立集商户档案展示、智能支付、信息自动采集、交易数据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管理系统,是数字化时代下的菜市场。

640-1.jpg

去年,国际品牌Prada还在这个市集来了一场快闪。这个名为“Prada快闪街市(菜市场)”的活动是官方宣传秋冬系列Jacquard的企划之一。面积2000平方尺的街市里,Prada标志和三种经典花色无处不在,街市内的食物不但都用Prada的花纸包裹,而且只要于指定时间买满20元,便可以获得一个Prada限量印花手提纸袋,有网民表示:“这估计是我唯一买得起的Prada了。” 一时间,市集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打卡拍照的人比买菜的人还要多。

640-2.jpg

乌中市集有些特别,它介于传统菜场和现代超市之间,没有菜场里的脏乱和争吵,没有超市里的冷漠和垄断,存在于上海市中心“网红”街区的小马路上,它更像是一种探索和尝试:菜场是否真的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现在的年轻人还有可能重新爱上逛菜场吗?

武汉 · 沙湖边市集

位于武汉武昌徐东大街宏祥路的沙湖边市集也是一个令本地人和游客都争相打卡的网红菜市场。它由原来的宏祥路生鲜市场改造而成,门头上写着“集市行乐,才够武汉”,外观是武汉风格的装修,里面是十足的文艺范儿。

一楼的新鲜蔬果区,每个菜摊儿像一个独立的岛屿,商贩站在中间,落地的台面装饰着水磨石的贴面。这种在咖啡馆里较为常见的装饰材料用在菜场,从视觉上就营造出一种古雅而新潮的“混搭”效果。这里的店堂清洁标准和动线设计都相当合理,即使很多人坐在档口前的横台上吃饭,也并不会杂乱。

640-3.jpg

二楼的休闲长廊,围栏模仿武汉长江大桥围栏,时尚的家居陶瓷用品,二厂汽水、煨汤的铫子,还有结婚“三件套”等老物件错落有致摆放在文化长廊,还有直播间供人们使用,不少90后、00后慕名前来打卡。有趣的是,这样的市井之地还有武汉第一家“菜市场”咖啡馆,招牌饮品是武汉钢铁厂灵魂饮料“咸伙计”调制出来的美式咖啡,很多武汉的“爹爹婆婆”(大爷大娘)都很喜欢买完菜来喝一杯,“洋气”一把。如今,这样的“不搭调”或许才是真正的时尚。

640-4.jpg

北京 · 三源里

北京三源里菜市场地处使馆区,平日有很多老外来买东西。从前的三源里菜市场,还不成规模,更谈不上规范化管理,大家都在马路边上摆摊,不仅影响市容,经营者们也是一年四季风吹日晒。20多年来,三源里菜市场从路边摊到室内构造不断升级,从一言难尽的卫生到如今赏心悦目的环境,从单一贫乏的市场,到百花齐放的多元产品聚集地……甚至还创建了网站,在高端超市林立的市场中,散发着它的烟火气。

640-5.jpg

附近3万多居民、周边使馆区、各大酒店和白领们都喜欢来三源里菜市场采购,形成了辐射方圆近2平方公里的农副产品市场。这里面积1560平方米,130多个摊位分布在一条通道两侧,水果类、蔬菜类摊位分布两端,干果、肉类、面食、粮油杂货和海鲜、调味品的摊位位于中央部分,一条小街上,每个摊位小而精,融汇各地特色,逛起来品类鲜明,整齐有序。

如今的三源里菜市场,已经变身“国际场”。行走其中,会与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顾客擦肩而过,能够买到来自全世界的精选新鲜食材。不少商户在对外交易中,都能用英语与外国顾客进行简单交流。特殊的地理位置塑造了三源里菜市场的独特魅力。

640-6.jpg

三源里菜市场的秩序感、特殊性和融合度让它变成了网红打卡地,很多达人和“吃货”慕名而来,只为感受这里多元的人文气息和多样化的食材。这里以精致和时尚,调和着原住居民的烟火气,满足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需要,最日常的民间交流也在此实现,促使不同文化相互了解和交融。

后记: 菜市场多年的变迁留下了天然的历史积淀,客群的差异化和地段效应是菜市场转型可以利用的优势。现在许多新型的市场更擅长与高端客户建立关系,商户经营者的职业素质也更高,媒体的持续传播也助推其向文化空间转变。

艺术展、网络红人、短视频拍摄和网络直播等纷纷进入新型菜市场,加速了生活体验场景的扩展和元素融合,促进了传统空间的功能转变和体验提升。可以想象,未来将有更多传统线下场景转变为生活体验场景,并融入更多文化元素、艺术元素、网络元素、时尚元素,从而成为新型文旅热点。